节约粮食 从我做起 广场舞 闫海清种高粱 为美丽山村建设添砖加瓦 金沙风力发电 市老科协

分类:老干部资料
2020-09-01 10:09 阅读(?)评论(0)

节约粮食 从我做起宣讲稿

    我是阜蒙县关工委宣讲团成员,旧庙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今天我给大家宣讲的题目是《节约粮食 从我做起》。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农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不论谁,一顿不吃饿得慌。

常言说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农不稳,有粮不慌。最近,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目标直指粮食餐饮,坚决杜绝粮食浪费现象,一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养成自觉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新风尚,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让每一粒粮食都能发挥它的价值的社会劲风已经刮起来了。我认为,节约粮食,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

节约粮食就是尊重劳动人民,我出生在农村,我们的父母都是农民,我知道粮食生产非常不容易,勾起我写这篇短文就是去了一次某单位食堂,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很严重,垃圾桶里都是是剩饭剩菜,肥了周围养猪的农户。做为一名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科人员很心痛。写此文,旨在唤起人们尊重农民的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在我的记忆中,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最先会背的。从字面上讲,它告诉人们粮食生产不容易。其实这只是粮食生产的一个简单画面,细说起来,在我们地区以玉米为例,玉米生产需经10多道工序。每亩地要投入300多元,20多个劳动日。

 农民种玉米要经过选种、整地、翻耙压、 播种、田间管理、秋收、脱粒、仓贮10多道环节,他们最怕的是天不下雨。在我们地区流传着农谚:春雨贵如油”“十年九旱。如果下雨不及时误了农时,等待的就是减产减收。今年我县农民面临的就是生长期持续干旱,减产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说起粮食生产,只有从事了种粮生产的人才能知道粮食生产的苦、辣、辛、酸。爱惜粮食,就是尊重农民。

我国虽然有18亿亩耕地,但多数地块还是靠天吃饭,旱涝不匀,每年都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进口,才能真正保证国内粮食供给的稳定。由于疫情。最近几个月至少有十几个国家突然出台了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包括俄罗斯,越南,泰国,柬埔寨等,甚至联合国粮农组织宣称全球濒临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其中亚洲的饥饿人口最多,排名全球第一,也就是说随着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势必导致今年全球,同时出现减产,直接加深粮食的紧缺,如今我国政府也限制了粮食的出口,加上全球疫情大爆发,这些数据无一不在向人们预警,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可能即将要上演,形势真的越来越严峻,然而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却是千真万确,而在粮食紧张的情况下,浪费现在也是相当严重的。有科学家测算:杭州每天餐厨垃圾就有1.25万吨,每三四年就能把一个西湖填满,上海同样吓人,一天就产生6000吨食物垃圾,而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达到了700亿斤,人均50斤。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面积排在全球126位以后,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着22%的人口,为了让全国人民吃饱饭,多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所以说:粮食从没有哪一刻比现在更重要。居安思危,保卫粮食从现在做起,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今看来节约粮食真的是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为确保我国的繁荣昌盛,将总书记“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落到实处,我发誓: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绝不随意浪费一粒粮食,我还要转告我的家人,朋友、节约粮食,我们一路同行。

旧庙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镇人民节约粮食 从我做起倡议书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央视新闻报道:餐饮业浪费惊人,大型聚餐浪费率占38%,每人每餐浪费平均93克;学生饭盒有1/3就仍掉了,浪费率为11.7%

825日,镇关工委召开会议,通过研究决定,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发出致镇人民倡议旨在推动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倡导全镇人民用实际行动为建设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农村作出贡献!倡议书全文如下:

尊敬父老乡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可是,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节约为荣的氛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倡导全镇人民用实际行动为建设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农村作出贡献!旧庙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向全镇人民发出“节约粮食 从我做起”倡议如下:

一、传承美德,弘扬勤俭新风。传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牢固树立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意识,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倡导文明用餐的新理念、新习惯、新风尚。

二、节俭用餐,做到合理消费。告别“爱面子、讲排场、比阔气”的消费陋习,倡导“吃多少点多少做多少”的理性消费理念,积极践行“光盘行动”,以节约粮食为荣,以浪费粮食为耻,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三、科学点餐,倡导健康饮食。树立科学的饮食养生理念,提倡均衡饮食,合理搭配荤素,改变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做到爱惜粮食,不偏食,不挑食,吃出健康、吃出营养,用实际行动践行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四、文明就餐,遵守道德规范。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注重文明礼仪,遵守餐桌礼节,爱护餐具,保持餐桌卫生,不在餐饮公共场所喧哗吵闹、随地吐痰,不乱扔食物残渣和餐巾,积极监督家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五、杜绝土地的浪费,我们下乡看到好多村屯还有放弃管理的农田、宅基地(宅基地浪费很普遍,某村某组原有居民200多口,现只有居住居民70多人,出现多家宅基地无人居住,某户父子4人房基地合计4亩多,全部弃管,房基地几乎都有水浇条件,大量的房基地弃管实在可惜)。常言说的好: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农民是土地的主人,更是粮食的生产者,为了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甩开膀子加油干,发挥我们手中有限的土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农民朋友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用实际行动去珍惜我们辛辛苦苦生产的每一粒粮食吧!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爱粮节粮生产粮食的模范

节约粮食从来都不是一个“过时”的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的习惯!养成健康文明的就餐方式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我们一起承诺:按需取餐,珍惜粮食,按需点餐,拒绝铺张,决不浪费,餐餐光盘,健康饮食,说到做到。

 

广场舞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红红火火

 

自古高手在民间,天下舞林尽开颜。

广场舞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文化体育活动,既能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又能愉悦心情,释放活力。广场舞让山区人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红红火火。

由阜新市健身舞蹈协会举办的阜新市“健康阜新?舞动风采”2020首届线上广场舞大赛,旧庙赛区的比赛,2020年9月12日上午10时在粉刷一新的旧庙镇中心幼儿园内隆重举行。旧庙镇14支、哈达户稍镇1支代表队160多名广场舞爱好者参加了比赛。场面隆重火爆,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旧庙镇土地面积在阜新市境内各乡镇之首,由于居住比较分散,全镇14个村,120个居民组,按居住地形式了34个广场的舞队,这些广场舞队成为村民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赛区舞蹈比赛最大的亮点是编排合理,参加表演者虽然都是农民,非专业舞者,但所表演的舞蹈创意新颖,选材丰富。整体动作协调,队形整齐,动作流畅准确。舞蹈动作优美,丰富的队形变化,舞蹈表现形式具有观赏性和美感。队员精神饱满,表现力好,感染力强,充分展示舞蹈的精神风貌。且服装整齐,与舞蹈匹配,与音乐协调一致,整个表演过程自然,动作舒展流畅。充分展示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农民的精神面貌。

这次比赛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广场舞在民间的普及及推动,对丰富山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其非常重要的意义。

走!我们官方还能跳舞去!

舞起来,我们的生活红红火火!

闫海清种高粱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旧庙镇新邱村闫海清大旱之年种高粱亩收入900元,在当地传为佳话。

2020926日星期六,一大早闫海清就给我打电话,说他家收高粱,他家的高粱受灾较轻,高势不错,也是他家第一次用收割机收,请我为他家拍照留个纪念。我心想,这年头的高粱长势好能好到啥样?反正也没事,去看看吧,就当是周六出去旅游。

一到地,我真的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闫家11亩地高粱一样高,齐唰唰的,穗子没有正常年份的大,但也不小,紧紧乎乎的,远远望去火红火红的,很养眼。

2020年夏天对于旧庙镇的农民来说是一次大考验,伏天前后2个月没下雨,玉米受害最严重,部分地块50%以上是寡妇秧,根本没结棒。而闫家的高粱长的这样好,我真的很纳闷。我同老闫聊了起来。他告诉我:其实他家也是碰巧,他家这是一等地,按轮作今天应该种高粱,他家的土地都是合作社耕种、管理,他只是给合作社送去了高粱种,别的什么也没管。起初没有什么想法,旱情发生后,他家的高粱比邻居同样的土地长势都好,他才想到了,他家的地去年秋翻了, 也许是秋翻的作用。他向退休的原农科站长路祥讨教,得到的回答同他想的一样。他家的高粱长势好就是秋翻地的原因,秋翻地好处很多,能够积蓄秋冬雨雪,弥补春墒不足,起到秋雨春用。秋翻地重要的是能改善土壤结构、加深耕层、具有蓄水保墒、防御旱涝、消灭病虫害、清除杂草的作用。老闫听过后为之一振。60元秋翻地费能到这么大的作用?今年秋天将去年没翻的地块一定都翻了。从那时候起,闫海清成了秋翻地大旱之年太有效果的宣传员了。同时,退休的农科站长还给他讲了大旱之年选种需水与玉米相比相对少的谷子、高粱、杂粮不失为一项值得推广的抗旱措施。闫海清找到了高粱受灾与玉米比相对较轻的根源。这才有了亩收入900元的结果。

现代农业机械真的解放劳动力,在闫家的高粱地,我第一次近距离观看了收割机收高粱的过程,不知道是社会发展的太快还是我的思想太落后了,一台大型收割机,一趟6条垄,到地头就往车里装高粱了。当年掐高粱头,场院里镇压,扬场,装袋子,全部省略,只2个小时,11亩的高粱收割脱粒完毕,地头的运输车直接送粮食收购点,闫家老两口开着车去取钱了。

开车的小伙子讲:早晨下大雾,太湿了,要是午后,这片地1个小时就差不多。我为之感动。

如今种地也太方便了,老闫告诉我:春种,夏管都是合作社的事,秋收用机械,说是农民,一年没动过一镐一锄,钱就到手了,谁也不再用出大力流大汗了,这可真的是美丽乡村。不过,不懂科学,不信科学将一事无成。

 

 

为美丽山村建设添砖加瓦

我自20154月任旧庙镇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关工委、老科协副主任

旧庙镇位于辽西北辽宁与内蒙界河柳河南岸,阜新县最北部,总土地面积326.6平方公里(49.8万亩),种、养殖、劳务输出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旧庙现有老干部、老科技工作者180多人,其中绝大数人都有一艺之长、身体健康,为发挥老干部的聪明才智,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6年多来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发挥老干部、老科技工作者的人才优势

老干部,特别是老科协这个“科”字很有份量,要想将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解放出来,必须要讲科学、创新;旧庙连续多年干旱,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发展抗旱作物是大势所趋,我们组织老科技工作者探讨旱区农业发展新路子,获得可喜的成就。

祎景村满景屯村委会委员胡占海带领村民发展暖棚生产收获可观,我们及时将胡占海的事迹总结上报给党委,得到党委的高度重视,并上报胡占海为县劳动模范。这个屯的暖棚得到了全面发展:在原有104亩的基础上,20172018.2019年分别建了3个棚区,现在这个屯一人一亩暖棚,随便一个暖棚纯收入都不少于4万元。老科技工作者是农村发展的智囊团,发挥人才优势,农民致富的路子越走越辽阔。这个屯无一贫困户。

为全面探讨旱区农业发展的路子,我们经调查研究,由我执笔撰写的论文《旱区农业生产的一些探索》被市老科技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

镇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白文玉是镇果树工作站站长退休,退休不下岗,积极参加镇老干部活动,成为所在村果农不花钱的技术员。

在果树管理上,他样样都在自家的果园里做表率,在白文玉的帮带动下,梁南村果树生产成规模,被阜新市人民政府授予“果树生产第一村”。果树富了梁南村人,这个村是旧庙镇最早整体脱贫村。

多年来,白文玉结合果树的田间管理举办20多次现场培训班,其中春天的果树修剪,阜新日报两次给予报道。

组织原农科站长路祥等同志深入玉米种植重点村指导玉米高产栽培,路祥的讲稿《蒙古贞日报》全文刊发。

2019年第9号台风给旧庙带来100多毫米的降雨,一周几乎没见太阳,光照不足,农作物生长受阻,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我们深入田头为农民送去雨后农作物田间管理要点,现场指导,易学易懂,很受农民欢迎。我拍下了现场情景,阜新日报、蒙古贞日报分别在显著位置上给予报道。那张图片还被阜新摄影家协会收录2019阜新优秀摄影作品集。

科普活动有新发展  

6年来,我们开展了各类专业技术活动76次,参与活动的老科技工作者600余人次,受教育人达2万多人次。

协助海力板村成立花生种植农业生产合作社,普及机械化播种,不但让绝大多数农民收入大增,更让贫困户找到了脱贫之路。2017年全村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当年都脱贫。

我们及时将成立合作社,实行土地托管的好经验上报镇党委,2018年全镇14个村全部成立了专业种植合作社,农业生产出现新模式。

 请县司法局、林业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专家学者来镇普法讲学,我与史振峰.白文玉等同志到学校,到各村各党支部进行“旧庙的昨天很美好,旧庙的明天会更辉煌”“七·一”“国庆”讲座,很受欢迎。我们还将讲座讲到了市关工委,新邱区老干部局及相邻乡镇 ,史庆友的讲稿被省委老干部局网站全文转载。协助妇联、共青团等群众团体开展了多次的文化体育活动,老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了应有的贡献。

老科技工作者抗击疫情

新冠病毒爆发以来,我们组织干部以不种方式参与防控疫情活动。

疫情发生时,立即建起微信群,积极参与防控疫情的宣传教育,我们的口号是“年长不能上一线,在后方一定不添乱”。

组织全体成员为抗击疫情捐款,我们是阜蒙县最早集体提款单位,县电视台给予报道。

 白文玉带头承包暖棚推动了所在村经济发展。

2019年夏,梁南村建57 个占地340 亩的暖棚小区,承包期间部分村民有了畏难情绪,白文玉坚信“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带头承包一个200米长,8米宽的棚,其实他是给村民做样子,他同村民讲:大家都能按他的要求做,保证一个棚一个冬天挣5万元,经过一个冬天的科学管理,白家收入达到8.5万元。而相邻种西红柿的李树森收入7万多元,其他农户也都不少于5万元。这期间由于疫情白文玉的电话最忙,每天都得解答村民的技术咨询,乡亲们都说老白是财神。

魏日光对家畜的饲养管理有一套,疫情发生后,对特殊养殖户老魏不但电话里指导,特殊户还上门指导,代海营子村郑全多年养鹅,早春孵化,今年由于一次装蛋数量大,为保证郑全绝对成功,魏日光上门服务,并在防控疫病等方面现场指导。防控期间到现场指导,郑全很感动。(这条消息蒙古贞日报、阜蒙县电视台、阜新日报分别报道)

史庆友擅长写作,疫情发生后,深入现场采写出24篇新闻稿件,分别被阜新日报、县电视台、学习强国等媒体采用。撰写诗歌、散文16篇(首),分别被东北作家网等多家媒体采用;《写给在武汉的邻居》在东北作家网举办的“疫情期间感人故事”诗歌征集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奖。4000字的日记体散文《防控期间的第一书记——韩晓熙》发表在《新蕾》杂志上。

旧庙镇老干部为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鼓劲加油,发挥出老干部、老科技工作者的人才作用,再一次展示出了最美不过夕阳红的道理。

 

华能阜新金沙风力发电项目

 

华能阜新金沙风力发电项目核准容量48MW,总投资为 39844.7万元。项目安装242.0MW风力发电机组,接入华能良官营子风电场35KV母线侧。本项目与华能良官营子风电场共用220kV升压站及外送线路。项目建成后,年可节约标准煤3.6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65万吨,减排二氧化硫819吨。

 

工程从2020年8月初开始施工,到2020年12月27日24时全部投产。


老科协来旧庙 寒冬的日子 暖暖的爱心

2021118日,九的第二天,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主任师勤一行来到旧庙镇梁南村,深入村民暖棚查看生长情况,并现场提出了多项建议,市级专家入暖棚,感动了好多村民。

旧庙镇是市老科协工作联系点,20207月,为了方便工作,在旧庙镇设立了“设施农业专家指导站”。先后组织姜大光、霍庆贞等多位农业专家到旧庙镇讲学指导,特别是在推广暖棚“补光灯等多项农业生产新技术,投资比较大,在这样特殊寒冷的冬天,效果怎么样,一直牵动着师主任等人的心。

在旧庙镇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白文玉的暖棚里,师主任等人详细寻问了“补光灯”使用情况,白文玉告讲:据他观察,相同的土地环境,相同的日子栽的黄瓜,用补光灯比不用补光灯的提前两周出产品,他家160米长的暖棚,已经摘了2000多公斤黄瓜,每公斤3.0元,收入6000多元了。每天早上棚内气温能提高23度,效果比较明显。是一项十分有推广价值的好技术。师主任等人当场决定将尽最大努力,让更多的农户尽早用上这项新技术。

在旧庙镇机关,师主任等人还就2021年支持旧庙镇开展科技支农,同镇主要领导进行了探讨,初步拟定除了在设施农业上继续加大支持外,还将在“四荒”开发上进行探索,在绿色果品研发上,发挥市老科技人才库的优势,为美丽乡村建设出力献策。

棚外滴水成冰,棚内春意盎然,市老科技领导为旧庙镇送来的不仅是科学技术,更是暖暖的爱农心。

 

 

 

  最后修改于 2021-01-19 14:34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